連江縣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連江調查隊
一、 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387.43億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8.37億元,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149.01億元,增長8.7%;第三產業增加值100.05億元,增長4.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6512元,增長7.8%。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5.7%,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8.5%,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5.8%。
年末全縣常住人口58.4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6.34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45.1%,比上年末提高1.1個百分點。年末全縣戶籍總戶數194902戶,戶籍人口670941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287837人。
全縣城鎮新增就業3079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517人,提供就業崗位19466個。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4%。
全縣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8%。八大類價格指數呈“六升二降” 態勢,食品煙酒、衣著、居住、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分別上漲4.0%、1.3%、0.6%、3.0%、1.8%、2.0%;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均下降1.1%。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1%。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43.07億元,比上年增長13.0%,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64億元,增長11.3%。公共財政支出56.84億元,增長23.6%。全縣稅收收入35.86億元,比上年增長11.6%。
二、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49.97億元,比上年增長5.6%。其中,農業產值13.05億元,下降4.5%;林業產值0.72億元,增長101.6%;牧業產值5.90億元,增長5.8%;漁業產值226.06億元,增長6.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25億元,增長3.3%。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4.17萬畝,比上年減少0.21萬畝;糧食產量5.03萬噸,比上年減產0.1萬噸。蔬菜產量13.38萬噸,減產0.07萬噸;油料產量1578噸,增產97噸;茶葉產量8663噸,增產1545噸;水果產量3.80萬噸,增產0.68萬噸。
全年肉類總產量15826噸,比上年增長37.6%。其中,豬肉產量12658噸,增長35.5%;牛肉產量281噸,增長28.9%。禽蛋產量9190噸,下降10.3%;奶產量51噸,下降53.6%。
全年水產品總產量101.04萬噸,比上年增長6.7%。其中,淡水產品產量0.74萬噸,海水產品產量100.30萬噸。
完成土地流轉面積6.5萬畝,涉及農戶1.6萬戶。棋盤山勝肽農業科技園等項目動工建設,全縣新增市級以上示范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1家。設立連江縣海洋經濟區管委會,推動海峽現代漁業經濟區、宏東遠洋漁業產業園建設,苔菉后港二級漁港、筱埕嶼仔尾二級漁港建成。連江縣獲評“中國海帶之鄉”,被列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縣、全國水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示范縣。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1.51億元,比上年增長9.2%。139家規上工業企業共實現產值587.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實現規上工業銷售產值573.41億元,產銷率97.6%,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
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產值增長102.6%,集體企業增長7.9%,股份制企業增長14.1%,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8.3%。分輕重看,輕工業產值增長21.3%,重工業下降4.2%。分門類看,制造業產值增長15.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23.2%。
分行業看,產值超過百億元的行業有兩個,分別是農副食品加工業產值169.48億元,制鞋業產值123.55億元,兩個行業產值合計占全縣規上工業產值49.9%;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快速增長,產值58.48億元,成為我縣規上工業第三大行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9.1%、制鞋業增長16.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37.8%、食品制造業增長46.8%,合計拉動規上工業產值增長13.9個百分點,是我縣規上工業增長的主要動力。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73.13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國有企業0.40億元,增長135.3%;集體企業0.62億元,增長6.9%;股份制企業31.52億元,增長9.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38.33億元,增長15.5%。
全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8.15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83.28億元,增長14.7%。資質內建筑企業全年施工面積1741.49萬㎡,下降10.5%;房屋竣工面積787.67萬㎡,下降2.0%。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74.25億元,比上年下降8.6%。其中,第一產業投資11.41億元,增長52.5%;第二產業投資202.15億元,下降8.6%;第三產業投資260.70億元,下降10.1%。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82.67億元,下降6.1%。其中住宅投資56.53億元,下降15.1%;辦公樓投資4.76億元,增長40.4%;商業營業用房投資5.3億元,下降6.5%。
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積314.68萬㎡,比上年下降21.7%;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91.76萬㎡,下降10.9%。商品房銷售面積150.97萬㎡,增長71.3%;商品房銷售額120億元,增長49.9%。
全縣安排重點項目220項(含預備63項),年度計劃投資223.89億元,全年完成投資230.57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2.99%。其中,基礎設施項目99項,全年完成投資42.77億元;產業項目79項,全年完成投資174.32億元;社會事業項目42項,全年完成投資13.48億元。
五、商貿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0.60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分規???,限上零售額63.83億元,增長25.7%;限下零售額66.77億元,增長8.9%。全年提升限上商貿企業21家。奧特萊斯購物廣場、世紀鴻騰酒店正式開業,萬星商業廣場、時代廣場基本建成,普洛斯物流園、海峽國際農產品物流園動工建設。貴安花海拓展公園正式開業,溪山溫泉、貴安溫泉分別獲評國家“五星級溫泉”、“四星級溫泉”。
六、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36.54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其中,出口31.42億元,增長26.3%,進口5.12億元,下降15.5%。全年批準設立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0個,增長100.0%;合同外資金額5414萬美元,增長143.0%;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1315萬美元,增長14.6%。
七、交通、郵電
全年交通運輸及郵政倉儲業完成增加值18.34億元,比上年下降19.6%。水路貨運量548.07萬噸,增長25.6%;水路貨物運輸周轉量900659萬噸公里,下降64.3%。水路客運量48.66萬人次,下降34%;水路客運周轉量923.86萬人公里,下降34.0%。
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3186萬元,比上年增長14.0%。郵政業務收入5508萬元,增長20.6%。電信業業務收入49440萬元,增長5.1%。年末全縣固定電話用戶10.75萬戶,比上年減少0.38萬戶;移動電話用戶49.89萬戶,比上年減少2.10萬戶。
八、金融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76.47億元,增長9.4%,其中個人存款余額236.31億元,增長14.4%。各項貸款余額314.88億元,增長19.4%。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75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67元,增長8.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2元,增長7.0%。居民消費水平同步提高,全縣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5807元,比上年增長7.3%。其中,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048元,增長8.0%;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0506元,增長6.5%。
年末全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職工人數37056人,比上年末增加1535人;機關事業單位在職參保人數10130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85099人,增加5833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16394人,增加9686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7000人,增加8970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9394人,增加716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9388人,增加3008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282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65253人,增加237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22325人,增加390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40456人,增加1156人。
十、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743人、普通高中招生2812 人、初中招生5799人、小學招生8035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8.99%、初中升學率98.75%、高中升學率95.56%。
年末全縣職業技術學校2所,專任教師124人,在校生1729人,畢業生711人;普通中學35所,專任教師2364人,在校生24507人,畢業生7808人;小學57所,專任教師2439人,在校生45048人,畢業生5734人;特教學校1所,專任教師56人,在校生212人,畢業生21人;進修校1所,專任教師33人。幼兒園119所,專任教師1142人,在園幼兒數26423人。
全年投入3.6億元推進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城區學校擴容等19個教育民生工程,消除危舊校舍2.4萬平方米,新建校舍10.1萬平方米,新增學位2877個。第二實驗幼兒園分園、鳳城中心幼兒園分園、文筆小學、實驗小學教學樓建成投用。連江縣再次獲得“全省教育工作先進縣”稱號。
年末全縣擁有省級高新技術企業9家,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9個,院士工作站1個,專家工作站9個。全年專利申請量791件,專利授權量365件,其中:發明專利7件,實用新型專利307件,外觀專利51件。
年末全縣擁有省名牌產品11項,市產品質量獎6項。馳名商標1件,著名商標31件,市知名商標42件。
十一、文化、體育和衛生
年末全縣共擁有影劇院1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量18.78萬冊;縣體育公園1個;博物館1個,文化館1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1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6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人;網吧39家、電子游戲室33家、卡拉OK廳32家、出版物經營單位52家。
全年共接待讀者 143621人次,流通圖書264621冊次,接待讀者信息資料咨詢 1516件次,新辦讀者借閱證1974 本。
積極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達標提升鄉鎮綜合文化站22個,建成鄉村文體公園40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64個。連江十番古樂《雁來紅》等樂曲列入國家記憶典藏,開展各類文化展覽、文藝活動140多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3400多場。
承辦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福州會場、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暨第七屆福州溫泉國際旅游節、2016年環福州·永泰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連江賽段)等重大活動。
推動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舉辦了國際標準舞公開賽、體育舞蹈錦標賽、象棋圍棋公開賽、乒乓球邀請賽、婦女門球邀請賽、俱樂部籃球邀請賽等10多場全民健身運動會;組隊參加省全民健身運動會氣排球比賽,榮獲女子甲組第四名。我縣運動員參加市二十四屆運動會,獲得21金24銀31銅,其中,武術套路比賽以7金14銀10銅的成績位居各縣(市)區榜首。我縣籍運動健將陳惠穎在全國武術套路冠軍賽中,獲得女子南刀第一名,雙人南拳第一名,女子少林拳第二名。
年末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77個,其中醫院6個,鄉鎮衛生院2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7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87個,村衛生室244個。衛生技術人員1318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91人,注冊護士473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1084張,其中醫院662張,鄉鎮衛生院412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張。
投資4500萬元優化縣、鄉醫療衛生單位基礎設施和設備配置。建成省立醫院貴安門診部,組建“連江縣婦幼保健院”,新建6個鄉鎮衛生院配套工程、5個鄉鎮衛生院“中醫館”。推動計生工作重點由管理向服務轉變。
十二、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縣新增建成區綠地面積17.8公頃,綠地率38.3%。新增公園綠地面積2.65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71㎡。全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100%,污水處理率92.9%。
全年植樹造林總面積18825畝,其中,人工造林更新面積8634畝,疏林地補植補種10191畝。年末,全縣森林覆蓋率50.75%。
扎實開展生態創建,順利通過國家生態縣考核驗收。深入開展敖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敖江流域飾面石板材加工企業全面退出。全年縣城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為優良。SO2濃度為0.006mg/m3、NO2濃度為0.019mg/m3、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為0.045mg/m3、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0.026mg/m3。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全年敖江流域荷山渡口、長汀、貴安橋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為100%,水質均達到相應的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塘坂集中式飲用水源、13個建制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均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達標率為100%,水質基本保持穩定。
全年縣城區區域噪聲年均值55.6分貝,達到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中的2類聲環境功能區標準;交通噪聲年均值67.7分貝,達到4a類標準。
全年全縣發生各類安全事故329起,死亡56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07起,死亡53人;工傷事故3起,死亡3人;火災事故219起,無死亡人數;無漁業生產事故。
注:1.本公報未包括馬祖島。
2.本公報所列數據為初步統計數,部分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單位取舍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均不做機械調整。
3.本公報連江縣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